8月1日,青島港首批農民工“職稱”評聘工作結束。筆者獲悉,青島港的2495名農民工報名參加此次職稱評聘,經過企業(yè)文化,安全操作、案例分析、裝卸工藝等環(huán)節(jié)嚴格考核,共有 193名農民工被評為裝卸工藝員、助理裝卸工藝師和裝卸工藝師,他們每月將分別獲得100元、200元、300元的職稱津貼。
農民工能評職稱嗎?在不少人印象里,職稱是機關和企事業(yè)單位工作人員的專利。盡管一些農民工經過多年打拼,事實上已經具備了技術人才的標準,卻由于種種原因與職稱無緣。青島港打破常規(guī),出臺專門政策,給農民工評“職稱”,鼓勵農民工崗位成才,這一做法令人鼓舞,也讓人深思。
在我國,農民工這個特有詞匯,一頭是農民,一頭是工人,既關系著“三農”問題,也關系著工業(yè)化與城鎮(zhèn)化進程。多年實踐表明,大量農民工背井離鄉(xiāng),常年奔波,辛苦勞作,既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創(chuàng)造了條件,也為推進城市經濟社會發(fā)展做出了巨大貢獻。然而,農民工的工作環(huán)境、生活條件等方面卻不如人意。特別對新生代農民工來說,他們不想“干得再好也是農民,還得回家種田”,而是希望在一個較好環(huán)境下體面勞動,渴望享有和城里人一樣的發(fā)展機會。
應當看到,由技能匱乏向有所專長轉變、由掙錢吃飯向實現(xiàn)價值轉變、由短期務工向當家做主轉變,新生代農民工正在從“生存型”向“發(fā)展型”轉變。今天,用工單位沒有理由漠視農民工的新變化。若僅滿足于給農民工發(fā)工錢,對新生代農民工的新變化了解不夠,滿足新需求的辦法不多,就可能引發(fā)新的矛盾,前段時間的富士康事件就是例證。只有積極創(chuàng)造條件培訓農民工,農民工才能在工作中提高技能,提升自我素質,成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;只有在評職稱等方面消除各種歧視性政策,對農民工的技術水平有一個公正評價,才能避免農民工“高技能、低待遇”,讓農民工有奔頭、有前途。
可見,給農民工評“職稱”,不僅是對農民工的尊重,更是對他們價值的肯定,而且也給了農民工帶來了更多的發(fā)展機會。企業(yè)之“企”在于人,離開“人”就只有“止”了。從青島港情況看,從上世紀80年代末的幾十人擴大到現(xiàn)在的8000多人,農民工成為了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骨干力量。這些年來,一批農民工在實踐中掌握了“絕活”,多次在全國、省和市的勞動技能大賽中奪魁。如今,“職稱”評聘在農民工中產生強烈反響,成為了激勵農民工苦學技能、崗位成才的強大動力。對越來越依賴農民工的企業(yè)來說,多給農民工成才的機會,獲得的將是更多的人才,這無疑為企業(yè)做大做強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當然,給農民工評“職稱”,目前只是一家企業(yè)的新探索,“職稱”也僅僅是一種“內部糧票”。正因如此,有關方面特別是主管部門,應正視新生代農民工的新變化,重視他們的新需求,借鑒青島港的做法,以改革舉措和創(chuàng)新辦法,為農民工提高技能創(chuàng)造條件,消除農民工評職稱的體制障礙,讓更多農民工既有技能,也有“職稱”,對未來更有信心。